李飞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,伸了个大大的懒腰,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。他晃晃悠悠地走进卫生间,简单洗漱一番,瞬间清醒了不少。刚走出卫生间,手机就响了,一看,是曾子牛打来的。“喂,老李,今儿有空不?出来聚聚。”曾子牛那大嗓门从听筒里传出来。李飞打了个哈欠说:“行啊,咋啦,有啥好事?”曾子牛神秘兮兮地说:“到时候你就知道了,中午老地方见。”挂了电话,李飞心里直犯嘀咕,这老曾,又在搞什么鬼。没一会儿,电话又响了,这次是曹影。“李飞,我这边有个项目,感觉你能感兴趣,中午一起吃个饭,咱聊聊?”曹影说道。李飞一听,乐了,这一天,邀约都扎堆了。他笑着应下:“巧了,我正准备出门和曾子牛聚聚呢,要不一块儿?”曹影也爽快,立马答应了。
中午,三人在约定的餐馆碰面。刚坐下,曾子牛就迫不及待地说:“我跟你们说,我最近研究数字化出版,可太有意思了。现在这技术发展太快,传统出版行业都得变天。”李飞和曹影听着,都来了兴趣。曹影接着说:“正好,我这项目也和这有点关系。我打算在一个旅游规划里,融入数字化出版元素,做个特色文化展示。”李飞挠挠头问:“啥旅游规划啊?”曹影喝了口水说:“就是咱们附近那个古镇,想重新开发,打造个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地。”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这时,李飞突然想起:“对了,那古镇里有棵老黄桷树,可有名了,能不能围绕它做点文章?”曾子牛眼睛一亮:“这主意不错,黄桷树在咱这儿可是有文化底蕴的,把它融入旅游规划,再结合数字化出版,做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展示,肯定吸引人。”
可说着说着,问题就来了。曹影皱着眉说:“但这得有个理论框架支撑啊,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肯定不行。”李飞点头表示赞同:“是啊,咱得好好研究研究,怎么把这些元素合理地整合起来。”于是,饭后三人决定一起去图书馆,找找相关资料。在图书馆里,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旅游规划、数字化出版,甚至还有文化传承方面的书籍。李飞看着满桌子的资料,感慨道:“没想到做个旅游规划这么复杂,还得考虑这么多理论上的东西。”曾子牛一边翻书一边说:“那可不,这理论框架就像房子的地基,地基不稳,房子可建不起来。”
经过几天的努力,他们终于初步搭建起了一个理论框架。把黄桷树的文化内涵、数字化出版的展示形式,还有旅游规划里的景点设置、游客体验等都融合了进去。可在实际操作中,又遇到了难题。比如说,在数字化出版方面,如何把古镇的历史文化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,让游客既能了解历史,又能有新鲜的体验。李飞提议:“要不咱做个互动式的数字展览,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扫码,了解黄桷树的故事,还有古镇的变迁。”曹影觉得可行,但又担心技术实现的问题:“这得找专业的团队来做吧,咱们自己可搞不定。”
在不断的讨论和尝试中,他们逐渐完善着这个旅游规划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对理论框架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从最初的简单想法,到现在一步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体系,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个理论框架的指引。至于这个融合了数字化出版、黄桷树文化等元素的旅游规划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,他们充满了期待,也在继续努力探索着。